優化課堂與作業設計 提升課后服務質量 推動“雙減”新成效 ——學校2021-2022 學年度下學期教學布置會
為落實學校新學期整體工作部署,打贏 2022 年減負提質攻堅戰,推動學校的高質量發展,2022年2月23日,吉林省第二實驗(高新 遠洋)學校新學期教學布置會如期舉行,各部門主任、教學副主任,教研組長、年級組長、備課組長以及學校教科研中心、課程中心、圖書館等管理者全程參會。
教研組是學校落實教學工作開展、教學研究和提高教師業務水平的重要基地。教研組的成長、進步和發展是學科教學成功的保證。會議伊始,孫成群副校長公布了我校2021年度優秀教研組長,并為其頒獎。隨后,六位優秀教研組長針對教研組建設和學科教研活動的有效開展進行經驗交流。從教研組長的交流中,能夠看出我校各部門各教研組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并以提高教育質量為宗旨,組織教師們學習教育理論,開展教學研究,完成教學任務,進行教改實驗,發現、創新、實踐、總結、推廣先進經驗,提高教師素質,建立良好的教師集體,提高教學質量,形成良好的學風、教風,為教育教學的高質量發展引路“導航”。
孫成群副校長為2021年度優秀教研組組長頒獎
南湖小學語文教研組長趙亞姝老師進行經驗交流
南湖中學化學教研組長石杰一老師進行經驗交流
高新小學語文教研組長周詠梅老師進行經驗交流
高新中學英語教研組長張楠老師進行經驗交流
遠洋小學數學教研組長袁旭光老師進行經驗交流
遠洋中學英語教研組長趙嵩老師進行經驗交流
孫成群副校長進行新學期教學工作培訓
為達成優化課堂與作業設計,提升課后服務質量,推動“雙減”新成效,實現學科育人的目標,孫成群副校長從課堂教學、作業設計、課后服務、多元評價、思政課融入學科課堂教學、常規教學管理六個方面進行了教學培訓及工作解讀。
孫校長提出課程設計要以學生為中心,通過設計恰當的教學活動,調動學生原認知;通過設計問題解決,暴露學生在知識、方法、技能等方面的不足和缺陷;通過過程反思,啟發學生比較、歸納、概括;通過情境設置,使學生了解學習新知必要的時代背景、社會背景、文化背景,以此開發“發現式”課堂教學模式,推進“聚焦學科核心素養”課堂教學設計優秀成果的推廣應用。
提高作業設計水平方面,要堅持做好“壓總量、控時間”,注重“調結構、提質量”。孫校長以道法學科和語文學科的“三維目標-五星評價”作業設計為例,詳細講解作業設計從知識目標到技能目標再到素養目標的層級遞進、相輔相成,減少了數量、重復、模仿、結果,卻增加了層級、方法、變式和過程,實現作業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提高課后服務水平上,要堅持做好“全覆蓋、廣參與”,注重“上水平、強保障”。孫校長強調課后服務的目標要由“為消化課內知識服務”向“激發興趣,為終身學習服務”轉變。統籌利用科普、文化、體育、藝術等方面的課程資源,大力開發學科社團課程、項目式學習課程,突破單一的課內學習,關注多元的課外發展,增強課后服務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是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重點任務。就提高多元評價水平方面,孫校長提出評價體系要充分發揮課堂評價的育人功能,徹底領會課堂育人的整體評價,明確課堂教學整體評價指標是圍繞課程育人功能、教師育人功能和學生主體發展動能三個基本要素體現與達成。
深入探索學科思政改革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提高思政課融入學科課堂教學水平,通過創設豐富的實踐教育活動,把思政課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孫校長以北京冬奧會中高宏博接受平凡并拼盡全力和金博洋超越自我同樣值得喝彩的事例,安慰考試失利卻盡力學習的學生,鼓勵雖未名列前茅卻不斷進步的學生,讓與會教師深刻體會教育素材要隨時發現、深度挖掘,再放在不同的育人情境下,通過學科教學讓學科育人自然發生。
教學常規管理工作貴在堅持,重在落實。孫校長從教學常規工作的各個環節提出具體要求,堅持教案檢查評比,堅持開展各部門的引路課、匯報課、捆綁課、精品課,堅持開展各學科教研活動和學生活動,堅持研究完善中小銜接教學,堅持完善非紙筆測試組織形式和測試內容,堅持非畢業年級的階段達標檢測,堅持精英培養,加強各年段精英班的滾動管理,堅持“讀寫?數理素養大賽”,堅持40周歲以下青年教師崗位練功,堅持學科社團課程精細化,堅持優化作業設計,將“小事做細,細事做精”,向管理規范化、精細化要效率、提質量。
深耕細作篤前行,春風化雨盼花開。孫校長的講話豐富而深刻,讓教學管理者們明確每一項教學工作內容,行有方向,學有榜樣,做有標尺,干有方法。奮進新征程,面對前進道路上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困難和挑戰,我們定會保持精益求精的匠心、久久為功的耐心、認認真真做好“精準”文章,推進“雙減”工作落實落地。
撰稿:劉迪 攝影:高洪卓 圖片:李東涵 編輯:謝紹霞 審核:張海燕、李麗莉